加载中
按业务查看
“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一直以来粮食和猪肉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肉类消费中,猪肉占比达63%,是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规模已达2万亿左右。从生猪产业来看,其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这其中,种猪育种堪称“猪的芯片”,是生猪生产链上游最具技术壁垒的环节。近日,中国农业大学胡晓湘教授团队与华南农业大学吴珍芳教授团队合作,基于华大智造MGISEQ-2000测序平台,开发了畜禽全套低深度测序分析流程,并进行猪重要经济性状遗传结构的解析。该研究论证了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没有优质参考单倍型数据库的畜禽物种中的高效高质填充方法,突破了种猪育种中的技术壁垒,让培育出一头“完美”的猪成为可能。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珍芳
“华大智造这样的国内企业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测序技术和测序平台,能解决分子育种中检测设备和实验试剂的‘卡脖子’问题。我们现在开发的第三代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的基因分型方法,完全是依靠国产的技术平台,特别是华大智造的贡献。”吴珍芳教授对MGISEQ-2000测序平台的性能也是赞赏有加。
吴珍芳教授进一步表示,基于基因分型的全基因组选择这个方法在育种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变革,因为传统方法一般都是做表型测定等来估计它的基因型值,在准确性上要低不少,特别是对于很多低遗传率性状都很难度量。比如说繁殖力这个性状遗传率很低,采用常规方法表型选择作为遗传评估的方法,它的遗传进展是比较慢的。这项技术极大推动了很多性状的遗传进展,从而促使自然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在吴珍芳教授任职的温氏集团,全基因组技术拥有了较为喜人的应用效果:生长速度、背膘厚等常规育种性状,提高6%-15%;饲料转化效率相关性状,提高4%-12%;提高繁殖性状选择准确性15.79%-40.00%;遗传进展加快。
能否培育一头“完美”的猪呢?如今看来,是可行的
时光荏苒,吴珍芳教授已经在从事猪遗传育种研究与产业化实践的道路上走了二十余年。如今,他仍带领团队始终专注于种猪的育种工作。也正是有了吴珍芳教授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奋斗在种猪育种一线的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才能真正解决种猪育种的“卡脖子”问题,从“养猪大国”走向“养猪强国”。
客服在线时间:9:00-17:30
4000-688-114
MGI-service@mgi-tech.com
欢迎关注华大智造官方公众号
欢迎关注华大智造官方视频号
在线
咨询